「 WASD 」流行之謎原來有段故

用鍵盤打機,用「 WASD 」四鍵操縱角色移動、滑鼠操控角色行動已是主流遊戲操縱方式,但問題來了,到底當初是誰帶領這個配置?而這 4 顆按鍵究竟有甚麼神奇魅力,能夠號召全世界遊戲開發商一直沿用到現在呢?

WASD 有幾方便?

由於 WASD 相當容易上手,要轉換遊戲的話都不需要重新適應。
由於 WASD 相當容易上手,要轉換遊戲的話都不需要重新適應。

「 WASD 」是目前 PC 遊戲的控制標準。右撇子玩家以右手握滑鼠,左手就用無名指、中指與食指來控制 WASD 四鍵,而尾指及手指公就能快速控制 Ctrl 與空白鍵。這套操作方式不僅按起來十分順手,而且適用於絕大部分遊戲,就算轉換遊玩新遊戲都不需要重新適應,令這個操縱方法變得十分受歡迎。

《雷神之鎚》帶領 WASD 先河

二十多年前, PC 遊戲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控制標準。有些遊戲使用方向鍵控制,有些使用鍵盤右邊的九宮格鍵,還有再奇怪的遊戲會用 ESDF 或 WADX 來控制角色。而這個年代的遊戲通常無法自訂按鍵,這意味著當玩家玩新遊戲時,就必須花時間重新適應按鈕。

 1996 年推出的《雷神之鎚》。
1996 年推出的《雷神之鎚》

直到 1996 年一款射擊遊戲《雷神之鎚( Quake )》問世後,情況就開始變化了。《雷神之鎚》因為遊戲極為優異,又趕上網絡遊戲的大勢,吸引無數玩家對戰廝殺;為了擊敗眼前的對手,玩家紛紛想辦法採用最佳的控制方式,而 WASD 的標準就在這時候慢慢成形。

美籍華人玩家方鏞欽當時就靠著 WASD 贏得法拉利!
美籍華人玩家方鏞欽當時就靠著 WASD 贏得法拉利!
方鏞欽於個人網站中分享自己的操縱方式。
方鏞欽於個人網站中分享自己的操縱方式。

1997 年,廠商為了推廣《雷神之鎚》,便舉辦了遊戲的國際大賽,號召全球上的精銳玩家一同比賽,遊戲的設計者更贊助一部法拉利 238 賽車作比賽獎品。而比賽最終由香港出生的玩家方鏞欽( Dennis Fong,遊戲名稱「 Thresh 」)贏得比賽,而他使用的配置,正正就是上文提及到「 WASD 」操作方法。方鏞欽勝出之後,在他的網站《 Thresh’s Quake Bible 》公布了他的遊戲配置,而遊戲玩家就好像模仿球員的特技一樣,「左手 WASD 配上右手滑鼠」的配置,馬上於網絡上流行起來。

方鏞欽(圖右)於比賽優勝後最常被訪問就是他的遊戲操作配置。
方鏞欽(圖右)於比賽優勝後最常被訪問就是他的遊戲操作配置。
《雷神之鎚 2 》的遊戲畫面
《雷神之鎚 2 》的遊戲畫面

單靠這樣當然無法令「 WASD 」被開發商採用,於《雷神之鎚》比賽結束後,方鏞欽與《雷神之鎚》開發人 John Carmack 一同參觀 E3 ,中途方鏞欽更一直被人詢問其按鍵設定,之後他更被不少人採訪同樣的問題,他就以「 WASD 就像倒轉的 T 一樣」令它更廣傳。後來 John Carmack 開發《雷神之鎚 2 》的時候,只要於控制列中輸入「 exec thresh.cfg 」就可以讓玩家直接使用「 WASD 」。

老一點的機迷一定會認識《 Half-Life 》。
老一點的機迷一定會認識《 Half-Life 》。
《 魔獸世界 》預設為 WASD操縱。
《 魔獸世界 》預設為 WASD 操縱。

當《雷神之鎚 2 》有該設定之後,於之後推出的《 Half-Life 》、《 Tribes 》、《魔獸世界》等大家都十分熟悉的作品,都不約而同使用 WASD 標準,將 WASD 的聲勢推到最高峰,最終就成為現在不可取代的遊戲操作配置。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