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捉違例泊車 運輸署展開自動交通執法系統測試

違例泊車和上落貨是塞車的原兇之一,不過違泊司機往往識得避風頭,令塞車情況無法改善。運輸署今日(28 日)就宣布,與警方合作在中環皇后大道中及觀塘開源道兩個地點展開自動交通執法系統測試,以感知和人工智能技術來紀錄常見於路旁的交通違例事項,希望收阻嚇作用。

測試自動交通執法系統的路段包括三個設有不准停車限制區的地點,包括皇后大道中近畢打街、皇后大道中近雪廠街和開源道近觀塘道迴旋處,當中中環兩個路段已經完成安裝工程,而觀塘的路段就要到十月才完成安裝。

運輸署指這些路段雖然設有不同時段的不准停車限制區、黃格和交通燈號控制的黃條過路處,但經常有車輛在該處違停泊車或上落貨,導致交通擠塞,甚至影響其他街道的交通。雖然警察經常巡查那些違泊熱點,不過違泊情況往往在警察離開後重現。

運輪署指系統沒有人面辨識

政府希望借助感知和人工智能等技術來進行自動交通執法,加強阻嚇以減少擠塞。政府指自動交通執法系統旨在辨識和紀錄常見於路旁的交通違例事項,例如違泊上落貨。系統包括在適合的燈柱上安裝監察交通情況的閉路電視攝影機和相關的設備,透過視頻分析、人工智能和自動車牌識別技術,實時分析車輛動態、識別違例情況並記錄路邊交通違法行為和違例車輛的車牌號碼。在測試期間採集的視頻和數據將用於系統的學習及測試,以優化系統的設置及評估系統的功效。

運輸署同時強調,系統會嚴格遵守《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的要求,還指系統沒有人面辨識功能,只能識別車牌。若系統沒有偵測到任何違例事項,相關的影像片段會即時在現場的電腦設備內刪除,只有記錄到違例事項的片段才會輸出。所有收集的數據會加密處理。

運輸署會在測試期間在適當地點設置橫額及告示提示司機,預計測試工作在 6 個月內完成。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