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 Deck 試玩 TV Mode 多功能基座

Author:

Published:

- 廣告 -

Valve 從遊戲發行跨界推出 Steam Deck 掌機,可玩到大部分 PC Steam 的遊戲,香港玩家亦將陸續收到官方渠道預購的實機,《PCM》試玩實機效果,筆者建議有 TV Mode 輸出需要的用家,考慮多購一個多用途基座。

規格追上迷你 PC

Steam Deck 採用 AMD 特製的 x86 架構 APU,配備 16GB LPDDR5 記憶體、APU 的 CPU 屬 Zen 2 架構 4c/8t、2.4-3.5GHz(最高至 448GFlops FP32),並不算特別快。而 GPU 則屬 RDNA 2 架構,有 8 個 CU、1.0-1.6GHz(最高至 1.6TFlops FP32)。其他就有最高 512 GB NVMe SSD、7 吋 1280×800 60Hz IPS 面板輕觸式顯示屏、設有藍牙 5.0 支援控制器、配件和音訊、內置 2.4GHz 和 5GHz 的雙頻 2×2 MIMO IEEE 802.11a/b/g/n/ac 無線網路,有線連接則有 USB 3.2 Gen 2 接口。內置的 40Whr 電池,具 2-8 小時遊戲續航力,支援 45W USB Type-C PD 3.0 供電。擴充支援 MicroSD UHS-I 支援 SD﹑SDXC 和 SDHC 卡。亦能夠使用 USB-C 支援 DisplayPort 1.4 Alt-Mode 傳輸;最高達 8K@60Hz 或 4K@120Hz。

大舊但好握

Steam Deck 實際比 Nintendo Switch 要更大一個碼,厚度亦更厚,尺寸達
298mm x 117mm x 49mm,重量 669 克,機身大小對於歐美男士尚算適中,但對亞洲人就會偏大,它兩側的握柄跟 Xbox 手掣大小幾乎相同,所以手感很自然,這點比 Nintendo Switch 的 Joy-con 確優勝。遇到不支援手掣的純 PC 舊遊戲或使用桌面模式,就可使用機身兩個觸控板,有 HD 觸感回饋。

- 廣告 -

至於顯示屏 Steam Deck 效果尚好,惟比初版任天堂 Switch 鮮艷度稍低,勿論改用 OLED 面板的新版 Nintendo Switch。操作方面 Steam Deck 內置以 Linux 為基礎的《SteamOS 3.0》,並提供易用的「Game Mode」及傳統 PC 桌面模式「KDE Plasma」,一般作為遊戲機以「Game Mode」及機身手掣操作,感覺跟其他主機大同小異,如常登入個人 Steam 帳戶即可使用。官方亦容許用家自行安裝《Windows 10》,但效能優化、電源管理等尚不及《SteamOS》精簡。

遊戲支援

自 Steam Deck 在歐美推出以來,社群玩家及開發商都愈加關注遊戲在 Steam Deck 運行的效果,不少新舊遊戲都已有說明支援情況,玩家下載前可先參考,如最新的《Marvel’s Spider-Man: Miles Morales》屬「已驗證」,其他尚有「可遊玩」、「未測試」及「不支援」。因為《SteamOS 3.0》是採用 Proton 轉譯原本給《Windows》用的《DirectX》等渲染繪圖 API,因此遊戲或會有未能預期問題。網上多人遊戲就視情況而定,舉如《Apex Legend》可遊玩,但最新的《Warzone 2.0》暫時未直接支援。

試玩最新《Marvel’s Spider-Man: Miles Morales》,在「低」畫質及 AMD FSR 幫助下,有基本 30fps 流暢,遊戲本身仍適合以 30fps 遊玩。

最新的《Marvel's Spider-Man: Miles Morales》可玩
最新的《Marvel’s Spider-Man: Miles Morales》可玩

另一近日推出的爽快動作遊戲《Evil West》,截稿時暫未有標示兼容情況,實測可穩定遊玩,相信與其遊戲引擎要求不太高,加上 AMD FSR 可有 60fps 效果,拳拳爽快到肉。

Steam Deck 最多人談論的是玩舊遊戲、模擬器,《Capcom Arcade Stadium》也可運行,亦是「官方正版」及屬「已驗證」支援。理論上能在《Linux》運行的模擬器也可支援。

注意儲存容量

Steam Deck 官方可選不同儲存容量,有 64GB eMMC、256GB NVMe SSD、512GB NVMe SSD 三種,但屬於插槽式 2230 m.2 模組「不可由終端使用者更換」,即不建議用家自行拆機升級,因此即最高 512GB NVMe SSD,而《SteamOS》本身亦要一定空間,加上現時的 PC 遊戲動輒逾 50GB 甚至 100GB,很快就會用盡,機身可插入 MicroSD 卡支援至 UHS-I 介面速度約 100MB/s,持續寫入約 10MB/s 左右,因此加裝記憶卡是必然,但毋須追求貴價高速卡,一般符合 UHS-I Class 10 A1 規格已足夠。實測磁碟寫入亦在 10MB/s 水平。而且 Steam Deck 換卡十分方便,毋須像 Switch 般要關機,已在記憶卡上的遊戲會即時辨識,有需要可快速換卡,但最好還是選 512GB 或 1TB 容量。

- 廣告 -

總結:嘗新有代價

Steam Deck 看似便攜的大小有一定吸引之處,對比多數基於《Windows》平台的迷你遊戲機筆電如 GPD 系列等,有 Steam 官方支援肯定加分,但 PC 遊戲要求始終比較高,即使用不著的高清貼圖也會下載到主機,硬佔大量空間,而且不同遊戲亦未必保證可運作,用家也要有一定 DIY 砌機知識及疑難解決能力。


TV Mode 散熱多功能基座 Cooling Dock Pro

在使用 USB-C 轉接到一般顯示器或 LCD TV 使用,要接上藍牙或 USB 鍵盤滑鼠,加上充電,官方有推出專用基座,一如 Nintendo Switch,也會有其他副廠推出創意設計,這款 Unitek Cooling Dock Pro For Steam Deck,在官方專用基座改良,加入致冷片提升散熱效果,以改善機背積熱現象。功能包括:HDMI 2.1 及 DP 1.4 輸出支援最高 8K @60Hz 或 4K@120Hz,前方提供 1 x USB-C 及 2 x USB-A 支援最高 10Gbps 連線,後方亦有RJ-45 LAN、USB-C DC 及 USB-C PD 最高 100W PD 充電。

機身 Wi-Fi 網速測試

基座用於支撐 Steam Deck 部分較官方設計增大,設有一個大面積金屬表面,內部設有致冷晶片及二段轉速風扇,啟動後會變涼,降低機背塑膠外殼的積熱。實際試玩《Marvel’s Spider-Man: Miles Morales》,置於基座上運行遊戲的 TV Mode,5分鐘後機背近中央溫度達 37 度,啟用最高轉速風扇後,最涼位置可降至 24 度左右,有一定效果。惟機身最熱的部份在機背靠左上近充電處,未對 CPU 及 GPU 核心有直接幫助,於遊戲內監測介面顯示的核心溫度未有變化。

- 廣告 -
Wesley
Wesley
經遊戲進入腦界,見證 3D 渲染技術及遊戲引擎互相進步,深信 PC 平台或成最大贏家。
- 廣告 -
- 廣告 -

Related Articles

- 廣告 -

Recent Articles

- 廣告 -
- 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