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電腦大智慧 小學生展 STEM 才能

STEM 流行,學界與坊間有很多有趣學習方法產生,可謂百花齊放。過往曾報導過 Arduino、Makey Makey 等用電路板的學習方式,今次邀請了深井天主教小學分享使用 micro:bit 於五六年級推行 STEM 教學。是次採訪,最愉快的是看到多元化教育的成果,有學生能因此找到自身價值及學習樂趣,鍛練出一顆好學的心。
micro:bit 說到尾不是新鮮事,產品概念於 2015 年公布,直至 2016 年底正直式發行,說是發行並不是銷售,因為此產品受人所熟悉是英國政府推廣 STEM 教育,向該國 Year 7 學生(年紀約 11 至 12 歲,香港中一年級)免費發放。與 Arduino、Makey Makey 不一樣的是 micro:bit 於設計上直接在底板加入 5×5 行 LED 顯示,但運算和擴展功能比 Arduino 系列的電路板較簡易,畢竟 Arduino 當初設計是給予大學生練習研發使用。
[row][double_paragraph]

micro:bit 外觀,正面主要是左右兩個按鍵。
micro:bit 外觀,正面主要是左右兩個按鍵。

[/double_paragraph][double_paragraph]
反轉是電路設計,板上已有清晰說明,不難理解可發展的功能。
反轉是電路設計,板上已有清晰說明,不難理解可發展的功能。

[/double_paragraph] [/row]

micro:bit VS Arduino

micro:bit 電路板已具備操作 5x5LED 顯示、兩鍵按鈕、處理器、藍牙與 USB 連線、指南針及三維感應等,用作認識電路、簡單程式設計和產品設計的入門人士來說,功能、設計和擴展性十分足夠。以深井天主教小學為例,他們就使用此電腦板作為 STEM 課程,讓五、六年級全級學生使用。負責此計劃的馮朗老師表示學校選用發展 micro:bit,原於一次在英國進行英文科學術交流。
他表示交流學校正是 micro:bit 的先導學校,當地老師指出 micro:bit 確實能有效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並贈送了三套 micro:bit 予其學校。回港後,考慮到香港學生的數理優秀,而且他留意到當時香港有很多機構或學校提倡學生學習 Coding,但沒有硬件或實物的連結,就算坊間有類似的產品,其可變化的多樣性及延續性都不及 micro:bit。遂直接回校與一眾老師試用及商討,最終老師們均認同 micro:bit 符合可試行於高年級的課程。
[row][double_paragraph] devSamp_heartrate [/double_paragraph][double_paragraph] devSamp_robot [/double_paragraph] [/row]

學生一天輕鬆掌握

事實上,該校早於去年也有給部份同學試用。馮老師表示當時印象十分深刻,因為學生只需一天,已能掌握所有基本概念,因此他有信心在全級推行。他補充 STEM 原意就不只是 Coding 和解難,而 micro:bit 比 Scratch 優勝之處,就是本身已有更多可能性,唯一缺點是它並非以製作成品銷售為目的,因此外觀並不出眾。談及 Arduino 或坊間相似的產品,若要與 micro:bit 比較,他表示對此方面沒有深入研究,但由於初次接觸 micro:bit已覺得操作方式簡易,加上價錢相宜,可重覆使用性高,因此該校最終選擇了 micro:bit,而老師們也只是於短短數月時間,建立了課程於今年開始推廣。

課程揉合三科

在課程的安排上,以符合 STEM 方向為設計目的,即期望藉此讓學生有能力將所學融合,也就是跨學科的處理。因此學校方面將課程融合的安排讓各科按進度教授,以五年級為例,常識科會有光聲電的探究、電腦科教授 micro:bit 編程技巧、數學科內容是數據分析,如儲存及存取的觀念,而三個學科老師需要於課後協調務求進度相近,最後就可於電腦課堂上完成 micro:bit 的 STEM Lab 專題習作, 實現 STEM 的學習觀念。

音樂播放是入門設計,程式內容十分簡單,按鍵後就可播放程式內置所編排的音樂。
音樂播放是入門設計,程式內容十分簡單,按鍵後就可播放程式內置所編排的音樂。

監測盤栽濕度

設計是運用閉合電路的原理,即電流要通過電路接觸才能形成完整電路。將 micro:bit 通電的兩端,分別連接至盤栽中,若盤栽較乾或未達至理想濕度,則呈現不開心的圖案;若盤栽濕度理想,則會呈現笑面。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