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備受關注的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大部分幻想可以像荷里活電影般,投入一個仿如魔幻王國或科幻空間之中,不過坊間目前的各款以 VR 作賣點的頭戴式裝置,只要插入手機再佩帶著就能遊玩,可惜裝置只能提供最基本的視覺虛擬,難以帶來一種置身其中的效果。
記者於日前就獲邀親身試玩最新的虛擬裝置 – HTC Vive。這款由 HTC 與 Valve 共同研發,無論設計概念與硬件規格,也可以說是當今最強的一款 VR 裝置,到底是否真的能超越坊間一眾產品,進行遊戲時又有何感受?記者就在此向各位分享各種點滴。
HTC Vive 結構全面睇:
首先要說說 HTC Vivie 的基本結構,整個 VR 裝置由頭戴式顯示器、基地台及無線控制器,三個組件共同構成。
頭戴式顯示器
VR 裝置的核心組件 – 頭戴式顯示器,HTC Vive 使用高解像度面板(2,160 x 1,200),用戶佩帶時能以左及右,合共 110 度視覺觀賞畫面,影像能提供 3D 的深度感覺,同時面板能提供 90Hz 的更新率,官方表示高解像畫面與流暢的更新率,可以減少用戶佩帶時的暈眩感覺。
顯示器的外殼有點像昆蟲的複眼,其實內藏多達 36 組感應器,可以配合基地台的定位訊號,感應用戶頭部的活動與角度,同時可追蹤用戶於指定活動空間內,移動位置與及高度變化軌距。
這個設計意味著用戶佩戴裝置時,可以提供完整的活動數據追蹤,角色的移動路徑,某程度上能脫離手掣的束縛,用戶能基於自身的移動,控制角色行走方向及速度,提供更具真實感覺的操控體驗。
同時,記者試玩的 HTC Vive 有別於早期的開發佈版,顯示器前方藏有一個攝錄鏡頭,用戶要是走近活動空間的邊緣,攝錄鏡頭會以半透明狀態顯示外界資訊,避免用戶撞到牆壁或其他雜物;此外,如果用戶有需要接聽電話,或者進行喝水等簡單動作,可以啟用影像模式直接利用攝錄鏡頭,以全彩色影像顯示外界環境,便能在不脫下顯示器的情況下完成工作。
基地台
HTC Vive 與坊間各款 VR 裝置的最大分別,在於能提供全身式的活動追蹤效果,全因透過一對兩組的基地台,藉由對角線形式擺放,減少用戶活動的時候,身體阻礙訊號偵測與感應,因此能準確捕捉用戶的移動情況,更可以連同無線控制器的方位與角度,全部數據都能一一偵測得到。
大部分人或會擔心 HTC Vive 的基地台,不太適合香港家庭或室內空間使用,記者於 HTC 辦公室就嘗試過三種不同設定,其中坐姿模式下只要將基地台,放置於電腦旁對上的位置,另一組於背後位置擺放,大概只要2.5張書桌的空間,也可以享受出色的 VR 遊戲體驗。
全身活動的 VR 體驗,官方表示只要 2m x 1.5m 空間,基本上普遍香港家庭的客廳,已經符合 HTC Vive 的最低遊玩標準,基本台本身更使用無線技術連接,用戶只要接駁好電源線,然後將基地台以對角形式擺放,高度不低於頭部位置,然後進行一次校準工作,便能立即投入 VR 樂趣之中。
無線控制器
外形設計獨特的無線控制器,有別於傳統遊戲主機手掣,上方圓環內藏感應器,可以配合基地台進行動作追蹤,用戶只要分左手及右手拿著,便能控制虛擬世界的指標,甚至能充當雙手於遊戲之內,進行互動操作與及體驗,仿忽真的置身於虛擬世界。
VR 遊戲初體驗
記者於 HTC 辦公室嘗試過幾款遊戲,當中由簡單的坐著以頭部操控,以至需要全身活動,透過空間追蹤方能完成的遊戲,全部也進行過親身試玩,可以說是一次奇妙的經驗,以下是記者的試玩感受與評語。
InMind VR
首先試玩是款較靜態的遊戲,《InMind VR》不需要手掣進行操作,只要利用頭部的活動,控制準星瞄準及鎖定,便能自動射擊目標物,記者覺得與一般 Google Cardboard 或坊間同類產品,未有太大的分別與感受,只是控制的靈敏程度較高,一些小動作與頭部擺動也能反應出來,可以說是一個給予初學者適合 VR 世界的入門小遊戲。
Elite Dangerous
同樣以坐姿模式進行,《Elite Dangerous》的體驗與樂趣,記者可以說是前所未有,遊玩期間記者佩帶著 HTC Vive,由於眼前景物是戰鬥機倉,現實就握著飛行控制桿,影像與實物觸感的結合之下,完全能「以假亂真」讓入投入遊戲世界之內。
不過,記者真正感到 HTC Vive 與坊間各款 VR 的最大分別,可以說是動作追蹤與視點結合部分,記者於遊戲期間曾嘗試俯身,觀察機倉內的面板與身旁的屏幕細節,由於 HTC Vive 能夠提供空間的感測,因此感受到記者頭部前傾的動作,角色也自然把視點前傾一點,讓記者可近距離觀察機倉細節與景物。
反觀,去年記者曾試過佩帶 Oculus Rift,嘗試同一類型的戰機遊戲,由於 Oculus Rift 僅具備方向感應,缺乏空間感測的功能,記者只可以控制駕駛員的視點,因此其他動作與俯身向前等,角色視點也會保持不變,缺少一種互動與真實感。HTC Vive 於空間深度與展示能力方面,可以說是完全壓倒缺乏空間與動作感測的 Oculus Rift,至於使用上更單純的 Google Cardboard 類 VR 裝置,可以說只是小朋友玩具,完全無法相題並論。
The Brookhaven Experiment
最後一款是以全身動態進行操作的恐佈遊戲《The Brookhaven Experiment》,記者需要雙手拿著無線控制器,分別拿著手電筒與手槍,迎擊 360 度襲來的喪屍,遊戲中的物理反應與光源控制,感覺未必及得上 3A 級數的遊戲作品,可是視覺上沒有任何死角的 HTC Vive,配合環繞聲效的圍感覺,記者絕對能夠享受與投入其中。
HTC Vive 的全身動態捕捉,感覺要比 Kinect 的靈敏及準確,而且受惠於空間鎖定的特點,記者無論 360 度任何一個方向,舉槍瞄準或控制手電筒的方向,全部動作也能立即回應過來;同時,HTC Vive 提供的環繞聲效變化,記者能感覺敵人方向、距離與移動速度,遊玩時能作出適當判斷,快速應對不同方向襲來的敵人。若果日本遊戲廠商願意開發作品,例如 Capcom 能夠推出《BioHazard》主題的射擊作品,或者 Namco 推出《Time Crisis》系列,日後足不出戶也能媲美街機的射擊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