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59f3bf649e8defc6745145f5bce6d108fa0b2358.PNG

某商場上月訪問了533名父母,調查他們對就讀幼稚園至小三子女的期望,結果發現,父母最希望子女健康成長,其次是開心生活,然後是孝順及供養父母。不謀而合地,筆者在講座中,不時聽到家長對子女的期望都是開心生活、健康成長、對社會有貢獻、有品有禮等,甚少父母表示想孩子成績卓越。

調查又同時發現,逾八成受訪家長擔心子女成長,其中六成家長相信要「贏在起跑線上」。父母擔心子女成長是最正常不過,但要子女贏在起跑線上,同時又要他們健康成長及開心生活,實際上存在矛盾。

贏在起跑線上的訓練
扶助子女健康及開心生活,本來是父母應有之義,但若附上「贏在起跑線上」的期望,那便需要有所取捨。因為想要贏,就必須晨操晚練,玩樂時間必要扣減。一名小一家長自嘲說,連親子玩樂都要快,女兒要求玩一局波子棋,她只吝嗇地答應玩跳棋,因為可節省時間,下棋中,她更多次催促女兒,希望趕快完成,盡早安睡,哪裡還有開心快樂可言?另一家長和應說,若要默書拿滿分,孩子需於一星期前開始溫習。

父母可能覺得為了孩子長遠的開心,便要放棄今天的空閒,將時間表填得滿滿。誠然,努力學習是為了將來的快樂,這是無可厚非,但要平衡孩子各方面的需要,也是重要的。否則,未見其利,先見其害,當孩子未享受到成年階段的快樂時,已經被迫出焦慮及抑鬱的情緒,在默書、測驗及考試前,更出現胃痛、頭痛、皮膚敏感等壓力的徵狀,想孩子健康成長變成遙不可及。

有關幼兒學術研究
身處香港這都市,孩子學業的壓力固然有,但要在學業與家庭生活間取得平衡,方能達致長遠快樂及健康。為此,家長應多與孩子玩樂,培養親子關係,並因材施教,不要被日益商品化的課程所吸引,要衡量子女的才能和能力,避免揠苗助長,過度、過多及過早地發展孩子的能力。《慢活》及《慢的教育》的作者卡爾.歐諾黑著走訪了多個國家,發現大部分兒童在年幼時開始訓練,他們的表現的確比同輩優勝,但那只是十四、五歲前的情況,當孩子到了青少年階段之後,他們的能力表現相若,未有提早訓練的孩子比後期才進行訓練的孩子,沒有多大的不同。既然如此,我們何不及早還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呢?

42a83f5537bbdb17c469f3c74fdf0ffc88d2fdbe.jpg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