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的情緒教練

58fdcae2c0971aba4e56b0d8121137cdad6bc812.jpg

面對孩子發脾氣,故意對抗頂撞,情緒失控,作為家長的你…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嗎?可能會有家長問:「孩子發脾氣,不是應該教他們控制情緒嗎?怎麼要家長先控制呢?」沒錯,教育是下半部分,而上半部分,則是認識自己的情緒變化。

當父母的權威被挑戰時,或許會感到憤怒,或許會感到失望,或許會感到沮喪。當這些情感溢於臉上,或甚付諸行動時,孩子便一一承受,他們承受的,不只是客觀的單一事件,而是家長被觸怒時的負面情緒。這些負面情緒會埋在孩子心底,潛藏在潛意識裡,對他們的情緒發展造成深遠的影響。

認識自己的情緒變化
情緒是與生俱來的感覺,透過認知和經驗而產生其特有的思想、生理與心理的狀態及相關行為。此外,研究指出,小至一個月的嬰兒,也會有情緒反應。家長如果好好運用身教,處理自己的情緒,可以成為孩子成功的模仿對象,當孩子的情緒教練。

 

無條件地接納
家長面對同類事件時,先以同理心接納他的感覺。像身處其中一樣明白他的感受,放下身段,蹲下來跟孩子相同高度,放開雙手示意可以擁抱,以溫和而且堅定的語氣說。例如「媽媽看見你哭,看見你有些不愉快是嗎?如果你想,可以和我分享嗎?因為你發脾氣,我是不能幫到你的。」當孩子感到關懷、真摯,陪伴和正向的角色,他便感到安全,從而在安全的環境中,他們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情感和問題。家長可以不同意他因情緒而引發的行為,但仍然可以無條件地接納他的感覺。

 

鼓勵多表達,培養正面思維
同時,華人因為傳統思想,普遍內斂,將感覺收於內以不言於齒。有見及此,家長可以嘗試在日常生活中多表達自己的感覺,當孩子的榜樣。例如「媽媽看見你自己穿鞋子,我真的覺得好開心。」又例如「爸爸今天上班遇到一些困難,我現在感到不愉快,你可能為我準備一杯飲品打氣嗎?」(年紀大的孩子,甚至可以讓他幫你想想方法)。這樣,一來可以讓孩子學會認識情緒,接納自己的感覺,二來教導他表達自己的感覺和培養正面和建設性的思維方式。簡易的一句卻有很大用處呢!

作為家長,我們必先信任並尊重孩子的成長過程,以正面的思維和平和的情緒去面對他們的表達方式。下篇將會介紹如何聆聽孩子的真正需要。

 

Profile
王婷欣 (Tammy)
英國註冊遊戲治療執行師。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期後進修兒童心理學,育有一子。Kid Soul 遊戲室創辦人,提供遊戲治療服務,並於學校擔任義工。近期將煮食元素加入遊戲
治療當中,致力支援和關愛兒童的心靈需要。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