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得其所 子女樂趣多

0536d7e19f14e68721fed3fdd3a954af0acb41a6.jpg我這裡有個很有趣的案例︰曾經有位理財態度很謹慎的媽媽向我求教,她有兩個讀小學的子女,從幼稚園開始,這位媽媽已經向兩兄妹灌輸「儲蓄」的概念。及至兩兄妹升讀小學,更強制他們必須儲錢。時日久了,這兩兄妹各自慢慢建立起對錢的想法,而他們的理財態度真可謂南轅北轍,完全是兩個極端。

一家兩極理財習慣
先說哥哥,他是個「大花筒」,雖然經過母親調教,早已養成儲錢習慣,但每逢累積到一定數額,他就忍不住要拿去買東西。起初母親並不在意,但漸漸她就留意到,兒子花錢的習慣很隨性,買的東西不一定是需要或喜歡的,只是當刻有想消費的衝動,又剛好有積蓄,便拿來用。母親覺得這樣不好,曾經想過將兒子的儲蓄「收歸國有」由她保管,結果兒子當然極力反對。

另一邊廂,妹妹剛好相反, 才小三已經活像一個守財奴。她喜歡錢,卻不喜歡花錢,她從不拿自己的儲蓄買東西,如果見到什麼想要,就會直接向爸爸媽媽撤嬌,每當遇到有「打斧頭」的機會,例如幫爸爸買報紙,如果爸爸忘記要她找錢,她就會將剩餘的錢存起來,但最有趣的是,她的錢從來只有儲的份,根本不會拿出來用。

究竟問題出在哪裡?歸根結底,其實儲蓄只是理財的其中一部分,手上有錢可理,並不等於全儲起來、或者全拿去投資就算。繼記帳之後,我們應該做的是規劃。

模擬生活理財
對小孩子來說,一味強調儲蓄,只會將他們推向兩邊極端,就像上述兩兄妹。想他們學懂財富規劃,可以考慮幫他們準備三個帳戶,一個用作日常使費、一個則用作消費儲備、一個用來儲錢,然後要求孩子將零用錢或利是,按一定比例分到各個帳戶。日常使費帳戶中的錢專門用作平日開支,消費儲備則用作買喜歡的東西,例如買玩具,而這個帳戶的錢最好規定要在限定期間完全花掉,好等孩子感受到花錢的喜悅。至於儲蓄帳戶的錢則不能隨便拿出來用,但家長可以定立獎勵計劃,例如每儲夠500元,家長就額外存入10%即50元作為獎賞,這樣一來可給予孩子存錢入這帳戶的動力,二來亦可讓他們感受「投資回報」的正面感覺。

當孩子習慣之後,可試試讓他們自己設定每個帳戶的存錢比例,練習規劃。而這些「帳戶」,可以是擺在家中的存錢箱,也可以是真正的銀行帳戶,不過為方便起見,日常使費就不要放入銀行帳戶了。

陳志旋(投資理財顧問)
電郵:cs88.chan@gmail.com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