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模式的反思

那天剛好和家長聊天,所討論的話題是,我們教育孩子時會否有盲點?接著剛巧有一位家長提供文中所提供的圖片,大家看到了甚麼嗎?

當我問十位家長,十位家長都會很快地找出錯的一題。是的,這也沒錯,我們過往的教育都是傾向解決問題的思考模式;找不同、找錯處,在找出錯處後,再思考多個方法去解決問題。這是一種高效率的方法,而且非常迎合急促的城市節奏。

常見解決問題的思考模式

然而往往是這種傾向解決問題的思考模式,令我們過度關注小朋友的「問題/錯誤」,而忽略了小朋友做得到或做得好的地方。在這個例子而言,當我們傾向找出錯的地方,對孩子能回答正確的四條題目,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為甚麼呢?該四條題目其實也要經過學習、運算和檢查才能找得出來。

複製成功經驗

同樣地將這個想法代入日常生活裡面,當遇到孩子扭計時,如果我們用解決問題的思考模式,不一定會去查明原因,例如「你為甚麼要坐定定用餐?」。若是運用多個方向思考問題,例如「利用有趣新奇的玩具吸引他」,令孩子下次不扭計,也可得出成功方法。不過,也有心理學家認為我們可以用另一種思考模式 ——「尋解導向治療」。方法是不放重在找錯處上,而是將目光的焦點放在孩子的成功經驗上。只因我們相信孩子都喜歡合作,喜歡被愛被讚美的。

當下次遇到孩子扭計時,嘗試回顧一下孩子不扭計的時候有甚麼特質和情景呢?找出曾經有效的方法,然後將這個成功經驗複製到今次的問題上,再不斷複製到其他場景。換而言之,當你發現解決問題的思考模式行不通,我們就可以用逆轉思維去嘗試讓我們不著重「問題」本身,反而鼓勵孩子創造更多次的成功。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