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業變真創業 中學生創建教學管理 app

聽到 STEM ,有些人只會想起「 STEAM 」,或「 STREAM 」等變化,但今次介紹的是另一個值得注意的領域 — STEM×Startup ;於學界以創業作為學習主題的教學模式不多,今次受訪的是天水圍香島中學,有學生在此教學方向發揮出色,值得關注。

STEM 的出現為學界帶來不少轉變,一方面政策上有適時更新,另一方面是因應設備增設後有更多教學方法相繼出現,讓傳統的教育方式有不同的空間,進而有助學生的個人發展,很多教師相繼提出一個於學界有趣的教育反思是︰「科技產品發明不可能是每位學生的興趣或專長」,因此部分教師因應自己的專長引導學生作其他嘗試,如此也會更有利學生發展。

天水圍香島中學受訪者(後排左起)學生林燊銳、鄺泰維、劉天悅、 李卓康和林燊鋒,(前排左起)教師何永豪、姚煒樑、沈振業、梁子峰和李卓立。
天水圍香島中學受訪者(後排左起)學生林燊銳、鄺泰維、劉天悅、李卓康和林燊鋒,(前排左起)教師何永豪、姚煒樑、沈振業、梁子峰和李卓立。

學生主動邀教師實習

過往亦曾訪問過天水圍香島中學,當時已注意到教師嘗試讓科技結合企業發展,今年再次約訪,追蹤瞭解學生的現況。據該校教師告知,學生們發展出一個叫 DDClass 的教學系統,而令教師們感驚訝的是,學生竟然嘗試積極行動籌辦真正的公司。據受訪學生們表示,系統於採訪期間已在校內試用,並與中國境內的補習社合作,現今有一萬個試用的帳戶,無論開發成果及公司運作進度均符合預期。

製作 DDClass 系統的五位學生分別是林燊銳、鄺泰維、劉天悅、李卓康和林燊鋒。劉天悅憶述成立公司的經過,過往劉同學亦曾參加比賽製作學生專用程式,但當時所設計的程式並不以用家角度出發,當接觸到校內的初創企業課後,對產品設計有所改觀,而學生們也認識了一些國內的程式開發人員,遂於有共同目標下展開創業之路。他續說,公司管理由香港學生們負責,程式部分則交由中國的程式設計公司,而初步計算成本約五十萬港元。介紹公司背景後,鄺泰維續講解系統理念,系統目標是設計學生成績記錄的平台,系統將支援學生點名、發放功課等,但更重要是期望未來能記錄學生的學習狀況。

同學們與中國程式設計員合作製作的DDClass》App 已在Apple App Store 及Google Play Store 上發行。
同學們與中國程式設計員合作製作的DDClass》App已在Apple App Store 及Google Play Store 上發行。

DDClass 系統簡介

接著李卓康講解未來發展,也是 DDClass 系統的真正核心理念。系統將有兩項發展路向,一是收集學生的學習數據;二是為學生進行評級,因此會按目的收集數據進行針對性訓練。另一方面,是期望製作智能改卷平台,以減輕教師的工作。整個系統雖是雛型,但學生的認真及決心卻顯而易見,加上學生們所發掘的是巿場缺口之一,雖成品之路仍漫長,但學生們至少真正邁出步伐,兼穩打穩紥,整項計劃脫離一份功課的份量,而是從中培養出有創業的企圖心。

初創企業課漸見成果

能有此成果,該校的副主任沈振業相信是學校初創企業課所帶來的成果。沈老師指出,校內需有 11 個選修課程,但不見得適合所有學生,因此教師團隊運用個別專長,結合成綜合應用課堂,期望能運用教師們的專長協助學生發展。而由於此課堂當初是由 BASF (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及 IT 課背景老師始動,並以設計產品循環作引導,故此定位是初創企業課,目前發展至第三年,於期間增加德育及藝術元素。

初創企業課模式以專題 為主,能讓學生在正規課程以外培育出其他興趣,從而建立自信。
初創企業課模式以專題為主,能讓學生在正規課程以外培育出其他興趣,從而建立自信。

合作找出創新契機

沈老師指出,此課的難點在於教師和學生如何產生「化學作用」。以企業及德育的結合為例,何永豪老師解釋,價值教育裡有同理心和社會責任,與巿場企業的初創痛點有連結,這種連結令學生理解到產品發展外,也考慮到社會回饋,例如巿民的需要。正由於老師的角色是各展所長,也就是該校教師團隊的結合點,如由價值教育觀點找出社會所需、企業課的沈老師分析其商業價值、IT 科的李卓立老師帶領學生找出產品的科技應用,而英文科的姚煒樑老師提醒學生用語及外觀設計等。

該校舉辦企業活動有豐富經驗,年宵計劃已逾十年,而且每年均有盈利。
該校舉辦企業活動有豐富經驗,年宵計劃已逾十年,而且每年均有盈利。

從創業體驗帶動學生建立自信

李老師憶述當中的變化,他坦言老師不可能熟悉每個學生想製作的範疇,但合作活動的特色就是能讓師生們一起,例如有學生從道德價值中注意到盲人不懂判斷襪的顏色而產生尷尬,當下有學生提出可製作判斷顏色的機械,李老師會建議技術上運用 Micro:Bit ,當中的重點是教師協助學生相信自己能將所想變成應用,從而學會滿足社會需求。

沈老師補充,能進行如此複雜課堂的設計,全因學校及熱心的老師支持,學校方面將初創企業課訂定為常規課堂,讓學生有跳脫傳統課堂學習方式的機會,而教師亦有時間共同備課。加上此課堂模式就如大學的專題式學習,讓學生因應自身興趣而發展,課程雖然只是發展三年,但現階段已見效果理想,有學生能因此方式建立自信,成績亦有所提升。筆者眼中,這類型的課堂設計,更望能走出 STEM 的精髓。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