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兒子難倒的理財問題

cdaf03d21e494b944e4abc03c2fa014b8b2ace72.PNG

親子理財原則和概念,大家應該聽過不少,例如預算規劃、財務自由等,但這些理念並不一定有明確的公式定義。在理財教育的過程中,若一成不變地解讀,不僅會令孩子感到困惑和難以理解,甚至有可能會影響親子間的感情。

讀者張先生來郵所述,他本身對投資理財頗有心得,其兒子Maxwell讀幼稚園開始,已經實行親子理財教育。事情上進行得頗為順利,Maxwell讀小學時,已懂得儲蓄、消費、需要、想要等概念,而張先生亦跟他有所共識。購買有需要的東西時,就由家裡出資,但假如是Maxwell自己出於想要而買東西,例如買玩具時,就必須使用自己的儲蓄。這種做法一直相安無事,直至今年兒子升讀中一。

 

孩子提出新視野
出於與同學及老師們溝通的需要,Maxwell想添置智能通訊設備。張先生明白這有其必要性,所以他同意由他支付,但他萬料不到,兒子居然想要買一部最新的高階手機。他跟兒子說,無必要買高階機種,這是想要,但兒子卻反駁,手機用來打電話、傳訊息,明顯就是需要,而且性能好對存取、瀏覽速度等都有幫助,能令他使用時更有效率。兒子這麼一說,令張先生無言以對,他不想破戒用「阿爸說了算」的方式來應對,但不這樣做,又有甚麼方法拆解?

對於需要和想要,我們一般的理解是,生活上不能缺少的東西,例如一日三餐等,而玩具之類就是想要。孩子還小的時候,這種二分法問題不大,因為孩子的視野單純,但隨著孩子成長,很多事情的界線就不會再清晰。例如手機滿足溝通因此是需要,高階性能是附加價值,但兩者是同一件東西,即同時包含需要和想要的元素,難以界定該由誰「全數」支付。

 

隨年紀學習更多
處理這些問題時,首先不要被二分法框住思維。以張先生的例子來說,要跟兒子溝通清楚,理解高性能用途,高階機種有助傳訊或存取速度,但假如單單為了這些而多付幾千元,是否值得?其實這是個跟兒子探討「性價比」的一個好機會。搞清楚需要和想要細節條之後,事情就簡單得多,因為手機同時包含兩種元素,那麼由父子合資也很合理吧?其實隨著子女成長,實行理財教育時也必須因應情況作出調整,記得不要一本通書睇到老啊。

 

Profile
陳志旋

資深投資理財專家
現任國際理財教育協會(IFEA)投資理財課程主任、理財策劃顧問。擁有10 年以上投資
經驗,擅長以最少時間、換取最大理財效益。最大願望是下一代不必「靠父幹」都可以達
至財務自由。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