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手抗疫】為免私隱疑慮 Apple 、 Google 「接觸史追蹤」改名「曝露通知」

Apple 與 Google 月初宣布合作推出新冠肺炎接觸史追踪技術,利用藍牙 BLE 來追踪肺炎密切接觸者,以減低二次感染的風險。不過一說到追踪,自然會引起人們的疑慮。 Apple 和 Google 上周末就一同更新有關技術的文件,並且加入 Q&A 文件,詳細解說技術內容。

「曝露通知」原理圖 1 :用戶的手機之間在密切接觸時會交換不能識別個人身份的信標。而當用戶確診感染,可自行決定是否將廣播信標暫存到雲端。
「曝露通知」原理圖 1 :用戶的手機之間在密切接觸時會交換不能識別個人身份的信標。而當用戶確診感染,可自行決定是否將廣播信標暫存到雲端。
「曝露通知」原理圖 2:其他用戶比對確診者廣播信標,如發現曾與確診者有密切接觸,會收到手機通知。
「曝露通知」原理圖 2:其他用戶比對確診者廣播信標,如發現曾與確診者有密切接觸,會收到手機通知。

這個名為「私隱保護接觸追踪」的技術,在近距離接觸的用戶手機之間透過藍牙 BLE 交換不能識別用戶的信標( Beacon )。一旦用戶發現確診而將檢測結果輸入公共衛生機構提供的手機程式,用戶可以自行決定是否將一個不能識別個人資料、只會暫存 14 日的廣播信標上傳到雲端。其他人士的手機會定期下載區內確診者的廣播信標作比對,一旦發現用戶的手機曾經與確診者密切接觸,就會自用戶發出通知,提示用戶下一步該怎麼做。Apple 和 Google 預計會在 5 月推出 API 給公共衛生機構放在 Android 或 iOS 程式裡,未來數月更會將這功能融入底層平台以擴大規模。

而今次作出的更新,幾乎全部都與私隱有關。首先技術的名稱由「 Contact Tracing (接觸追踪)」改為「 Exposure Notification (曝露通知)」,相信是由於「追踪」一詞讓人聯想到收集個人資料;而採用「曝露」這個名詞,在傳染病學上是指個人接觸病毒等問題因素。

舊系統(左)只是直線地以追踪鍵來生成交換信標,而新系統(右)就會對中繼資料進行加密。
舊系統(左)只是直線地以追踪鍵來生成交換信標,而新系統(右)就會對中繼資料進行加密。

另外,在手機生成用來識別手機的「 Tracking key (追踪鍵)」,就改名為「 Temporary Exposure Key (暫時性曝露鍵)」,而生成的頻率,亦由原本每 24 小時一次,變成隨機生成,令人難以從曝露鍵識別個人身份。另外在藍牙交換信標方面,除了信標會每隔 10-20 分鐘替換之外,今次更新更設計了一個加密中繼資料的系統,令到惡意分子難以透過藍牙通信資料來識別個人身份。

以為了釋除公眾對於政府可能會在疫情過後濫用這個系統的疑慮, Apple 與 Google 就表示當這個技術沒有必要的時候,兩公司可以按地區來停止這個系統。

相關文章

科技巨頭強強聯手 Apple 與 Google 共同推出武漢肺炎追蹤工具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