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手機的飯餐

星期天,一對父母帶著兩位千金,排隊等位吃午餐,過了一會,終於坐在一起,但卻一人一機,身體距離近,心靈距離遠。四歲的幼女,多次叫嚷,想得到要母親的關注,但母親忙著按撥手機,不想被她打擾,喝停了女兒好幾次,著她繼續玩手機遊戲,不要再叫嚷,一家專注在自己的網絡世界之中。另一角落,一家四口,三位成人,陪著孩子吃飯,輪流餵食,孩子顯得很合作,細看之下,發現桌上放了一部手機,播放著精采的卡通片。大人樂於孩子自得其樂,「和平地」完成飯餐,孩子所有的注意力,都被閃動著的熒光幕奪去,孩子不用知道吃甚麼,只須張開大口,配合被餵食的動作。
 
三個家庭狀況不一
再過一會,五口子的家庭進來,老外是也,三名幼童與母親找了位置,父親在水吧等候食物,並逐一為家人送上,母親和孩子沒有手機、電玩或平板電腦,只有笑聲和歡樂。部分食物送到了,但母親和孩子仍然繼續談笑,直至最後一份餐也送到桌上,一家人才開始進餐。
身為香港人,也感到有點慚愧,中國人本是非常注重家教,特別是飯餐的禮儀,但眼前的情景,卻顯得那般遜色,欠缺對家人,對食物的尊重,真教人心酸。手機等電子產品面世後,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好像拉近了,突破了時間與地域的阻隔,隨時隨地也可與遠方親友溝通,諷剌地,身邊的家人卻被忽略,少了與眼前人溝通。難怪「蘋果教主」喬布斯,在iPad面世時,向《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比爾頓說:「孩子還未用過iPad,我們在家裡限制使用科技產品。」而Twitter的創辦人威廉斯也沒有給孩子iPad,許多科網界人士,矽谷的精英,也表示需要禁止年幼子女接觸該等電子產品,直到孩子十四歲,才可擁有手機。
如果一家人吃飯時,大家都以手機及平板電腦伴隨一起吃飯,還剩下多少意義呢?要改變習慣,父母應以身作則,珍惜家人相聚的時間,放下公事及私事,飯餐時與子女交談,卻不要說教,避免子女藉手機或電玩,逃避難堪之感覺,因為子女最不喜歡在公眾場所,被父母指指點點,卻需要父母的關心和了解。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