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式員 Nick Pelling 早在 2002 年提出生活遊戲化(Gamification), 用遊戲思維和模式改變日常做事的動機。香港智能家居創業公司茄子科技在此概念上,開發出智能健身套裝 Move It,把健身數據上傳雲 端,以遊戲方式向朋友下戰書,一同挑戰運動記錄。這設備不只將健 身遊戲化,同時開創虛擬教練、遙距教練等健身模式。
遊戲化健身的概念,源自創辦人之一的何至宏。「跟朋 友去健身室,彼此間總會比試較量。你做十次掌上壓,我又比你多做五次。不過,大家工作繁忙,不是經常有空去健身,要約齊一班朋友更難。有時會在家中鍛煉,一個人又提不起勁,缺乏動力。若能將 workout 數據分享,便可在社群內互相比賽。」
於是他跟六位志同道合的創辦人研發了 Move It 智能家居健身套裝,內有 4 個健身設備:阻力帶(resistance bands)、掌上壓器(push up stand)、腹輪(ab wheel)和跳繩(jump rope),每項設備配合智能手柄運作,通過藍牙連接電話程式,把鍛練的數據上傳雲 端,分享到健身社群。「這四個設備配合相應動作,基本上可訓練身上任何一塊肌肉。」
避免作弊
「一個人在家操練,有時會邊看影片邊健身,又或 用健身程式同步練習。但實際做了多少次,無法知道。 所以研發 Move It 時,特別加入即時回應功能,一來跟用戶的動作互動,二來防止作弊胡亂製造健身數據,更重 要是保證不會做錯動作拉傷肌肉。這功能是目前市場 上獨特的賣點。」
該健身套件的核心在一對手柄,內有 7 個感應器,可以準確感測用戶的動作。將手柄插入其中一個設備,開啟電話程式,緊握手柄才會發出準備訊號,然後開始動作。以跳繩為例,可感應繩的移動位置,彈跳動作要跟 繩配合才算一次。掌上壓器不只計算用戶的重量壓力,還在 兩者之間設紅外線感應,要壓得夠低做出完整動作方計算在內。腹輪按用戶重量和身高計算向前滾動距離,程式還會顯示目前滾動位置。阻力帶採同一原理,用戶日後更可透過升級手柄軟件,讓阻力帶支援更多健身動作。
[row][double_paragraph]
[/double_paragraph][double_paragraph] [/double_paragraph] [/row]
比試健身數據
每次鍛練後,數據即時上傳雲端,便是健身遊戲化的開 始。「如一班朋友自建群組,各自在家比賽做掌上壓,又或 每月限定最快完成若干次數,其實很有趣。甚至在公司放置 一部 Move It,同事休息時做一些鍛練,互相比試,邊玩遊戲 邊健身。」
該平台設全球排行榜,用戶亦可跟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 比試,又或在網上找健身夥伴一同操練。
創虛擬教練模式
遊戲化健身只是吸引消費者購買產品的第一步,何至宏將 Move It 的目標透過雲端平台打開更多商機,例如讓私人健身教練隨時了解學員的進度。「愈來愈多人找私人健身教 練,但通常每星期只跟教練操練一次,效果未必明顯。一般建議每星期健身三次,才有顯著成效。學員平時用此套件在家訓練,直接跟教練分享數據,便能緊密跟進。若發現學員 練習不足,便可發訊息提醒,提升訓練效果,為私人教練帶來更多生意。再者,私人教練時間有限,可在雲端平台為學員作虛擬指導,讓他們在家操練,只需安排定期會面檢討進度。具名氣的教練便能打破時間限制,收更多學生。」
Move It 也適用於群體運動之後的個人鍛練。「不少人組隊比賽,籃球、足球,以至長跑,提升運動表現最佳方法是閒時鍛練肌肉。透過社群功能,可互相監察進度,也可讓教練按運動員的需要,作出針對個別肌肉的訓練。」
他一再強調,一個人健身的動力有限,除非狠下決 心,否則容易放棄。開發此套件不單加入智能技術,亦要令健身變得更有趣,才可以讓用戶堅持下去。 此產品目前還未正式發售,正在眾籌平台 Indiegogo 集資。「研發大致完成,資金主要用於生 產,以及透過集資做市場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