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教育家 用科技重組教育

台灣有一位知名教育家—葉丙成博士,他是多屆台大優良教師,一方面致力於科技教育推廣,另一方面不辭勞苦一直推動創新教育方式,如翻轉學習、線上遊戲教學等。今次本刊有幸作專訪,邀請葉博士分享台灣推動科技教育及教育改變的經驗,相信讀畢本文後,大家或許會有種「那麼近」的感覺。

近年熱切地推動改變台灣教育界的國立台灣大學電機工程系教授葉丙成博士,在多次活動中將紀錄片「學習的理由」的其中一小段向大家呈現,內容描述是導演問女孩:「你覺得讀書的目的是甚麼?」畫面中的女孩一臉茫然地沈默了很久。這畫面使他很震憾,他留意到許多台灣的孩子在現行的教育體制中,就如同這女孩一樣,對讀書的真正目的茫茫沒有頭緒。

紀錄片「學習的理由」中導演問女孩的畫面。
紀錄片「學習的理由」中導演問女孩的畫面。

盲目追求成績成風

他分析此現象是基因於現時的教育體制及環境,讓孩子處於被動學習。因此,若整個學習氣氛不改變,令到普遍共識及認知是盲目追求成績的心態,並不能成為學生們真正的學習動機。故此他致力推動教學界進行變革,希望能真正幫助學生們,能啟動學習動機同時,並建立未來世界所需要的能力。

現時教學圈生態

綜合上述的學界問題,葉博士分享近年於台灣教育及科技教育上進行變革的心得。約五年前,他與許多教育界的夥伴也認為,教育不能再停留在填鴨式,學生只是準備考試、以升學至上的傳統價值觀上,面對變化愈來愈快速的世界,必需以學生為中心做出改變。當中最重要是教懂學生如何自學,建立廿一世紀所需能力,讓他們在急速變化的世界生存下來。於是過去五年,他和其他老師夥伴去為數以十萬計的中小學老師們做分享,民間有許多老師演講到讓台下的老師感動到掉眼淚,讓他們發自內心願意去為學生做出改變,用不一樣的方式去教。

上而下的改革,往往意味著更多的案頭工作!
上而下的改革,往往意味著更多的案頭工作!

他反思過去三、四十年曾發生的數次教育改革,認為從上而下去改變體制的話,老師們日常既需要應付新增填寫表格、遞交報告等各項繁瑣的行政事務,亦因此令改革適得其反,讓老師百上加斤。因此他相信,改變方式可以由下而上推動,其中一個方法是先由每年約三千個準老師著手,一切從改革的心開始,他認為此點十分重要。

變革從準教師開始

釐清目標後,他們與教育部部長商討,把從前官方為準老師在正式教學前提供的一日培訓交由民間來辦。事實上,他表示由民間辨的三日培訓後,很多準老師得到啟發,心態得以改變,甚至在培訓之中已與其他準老師成為同伴,踏進學校任職時,即使被原有的教學氛圍感染,也有其他同為新晉老師的夥伴去支持鼓勵,起了互相激勵的作用。

葉博士抱持著「願望有多大,力就有多大」信念去變革,目前已有大概接近兩成的台灣老師做出改變,若可繼續做十年的話,就可啟發到三分一的老師。雖然改革教育這條路蠻不容易,但卻已不再是遙不可及的事。

國立台灣大學電機工程系教授葉丙成博士。
國立台灣大學電機工程系教授葉丙成博士。

培育學生自學能力

他續講解,老師之外,學生真正的方向也勢將改變。台灣新的課程大綱也更關注學生的素養( Literacy )。台灣將致力由過去數十年,集中在學習知識層面的教育方式,轉變為要運用知識解決問題。亦因此,老師需要規劃新課程,決定用甚麼方法,涉及到甚麼題目,做甚麼練習及活動,克服學生在程度上的差異,最終培育學生的素養,是未來幾年需要處理的。不只是台灣,亞洲地區的教育同樣面對這些問題,他們需要學習的知識能力已不限於各個學科之中,提升學生把知識整合及靈活運用的自學適應及改變的綜合能力,將會是教育重要的目標。

素養是一個目標,但葉博士也指出有一個現狀,就是每當學生發問,「課題知識有甚麼用處?」很多老師自然會以「因為這些知識很重要,以後你就會知道。」來回應學生,對從前的學生而言,「讀書」二字仿佛是生命的全部答案,畢竟知識只能從老師身上獲取。但對於數碼原居民的新生代,只要有網絡就能找到任何資訊知識,刻板兼無法應用的讀書知識,似乎已不吸引。以上的狀況反映老師得去令學生甘心樂意去投入學習。

素養一詞在台灣,是指一個人具備結合知識、能力與態度的綜合能力,具備此點能適應現代生活及未來挑戰。
素養一詞在台灣,是指一個人具備結合知識、能力與態度的綜合能力,具備此點能適應現代生活及未來挑戰。

為數碼原居民找出路

盡管學生投入學習也好,在課堂以外若不多做練習,也較難掌握相關知識及能力,許多時候往往因學生做練習並非自願的關係,以被迫的心態去做練習,遠比有動力去做練習的效果低。葉博士表示科技就是解決以上問題的關鍵。他分享到自己大學時不喜歡打麻雀,但也得繼續打麻雀,就如現時的年輕人不喜歡線上遊戲,但又繼續玩,因為這樣才能交到朋友。

網上遊戲式學習平台讓學生們透過答對問題擴充原有版圖。
網上遊戲式學習平台讓學生們透過答對問題擴充原有版圖。
老師可在平台上將學生分組作賽。
老師可在平台上將學生分組作賽。

STEM 不是編程

除了推行教育改革外,葉博士對 STEM 也有些體會分享。由於近年台灣教育界對 STEM 有著很大的關注,但他先重申一次 STEM 定義,他指過往很多人對 STEM 有誤解,以為是要提高學生們對編程的認識。實際上, STEM 並非要使他們當個程式設計員,而是要培養他們掌握及運用各種能力。他續指,亞洲區很多教育模式是偏向將知識整合後,全數餵給學生。觀念上,一般人們都認為考試很重要,但課程目的及發展均集中在知識上,卻很少讓學生有機會從無到有去完成一件作品。

葉博士強調, STEM 並不只是編程,坊間多以機械人及編程將概念混合。
葉博士強調, STEM 並不只是編程,坊間多以機械人及編程將概念混合。

若要動手能完成一件作品,即使木工也需要材料和工具,然而編程所需的成本空間可以很低,卻能讓他們發揮創意去製成不同的專案。他們學習編程,能即時看到該程式如何運作,因應結果與預期的差別再進行修改,提升自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正是他們踏進社會後需要運用的重要技能。 STEM 放入編程的元素,主要是希望建立他們的自學、創作及修正改進的能力。

網上有很多免費上的編程工具及課程,優點是成本較低。
網上有很多免費上的編程工具及課程,優點是成本較低。

今日台灣,明日香港?

台灣與香港一直有很多似相識的感覺,教育上也有類似,如課程改革、填鴨式教育等……葉博士認為推動教育改革,為了突破傳統的上而下方式外,以科技教育及線上遊戲的商業元素切入,從而改變現今生態。始終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教育界面對專注力較低的新生代數碼原居民( Digital Natives ),當代教師需要處理更多的問題,無論在課程上,還是在教學法上,都需要作出各種改變,務求更效地培育新生代各種廿一世紀所需能力與相關知識,當中需要更多真正共融。亦因此,為了走出新路,社會上陸續有商業機構出現藉此推動,是好是壞未能分曉,但筆者對於能「有機會」走出一條路,總算是看見生機。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