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創業強國 全民當兵激發創新路

環顧全球的創新大國,人口只有 850 萬的以色列,佔了重要席位。當地的科技公司近年經常獲歐美企業巨額收購,如 Intel 今年 3 月出價 150 億美元買下自動駕駛技術公司 Mobileye,轟動業界。以色列駐港總領事 Sagi Karni 直言,當地缺乏天然資源,國際關係複雜,迫使國民勇於創新,成為今日的創新大國。

以色列首都雖在耶路撒冷,不過最大的城市特拉維夫在多個國際機構的創業城市排名中,長期佔十大位置,例如在 Startup Genome 的 2017 年全球創業生態排第六位,僅次於美國、英國和中國的城市。

特拉維夫是目前全球最集密的創業城市,面積 52 以平方公里,人口 40 萬,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 19 間創業公司,每 431 人有一位創業者。風險資金是創業生態的指標,以色列的投資活動相當活躍。根據當地風險投資數據公司 IVC Research Center 的資料,今年首季,來自本地和外國投資者的融資各有 12 宗,比去年同期共 19 宗有所增加。涉及金額 3.16 億美元,雖然較前一季跌 45%,卻比去年同期增 22%。Startup Genome 的報告稱,平均每間創業公司早期融資獲超過 50 萬美元。

Sagi Karni 表示,香港和中國到以國的科技投資,去年升至佔整體的四成。
Sagi Karni 表示,香港和中國到以國的科技投資,去年升至佔整體的四成。

維港投資活躍當地

在當地眾多外國投資者中,以李嘉誠旗下的維港投資最活躍。根據該公司網站披露的資料,目前在全球投資了 81 間創業公司,其中 24 間在以色列,僅次於美國的數量。所投資的創業公司種類繁多,如生物科技的 Accellta、人工智能圖片搜尋 Cortica、VPN 服務商 Hola、再生能源發電預測方案 Meteo-Logic 等。

外國科技企業亦對以色列的創業公司感興趣,近年不時有重大的收購。在 2005 年到 2014 年間,平均每年約有 86 間以色列公司被業界巨頭收購。Google 在 2013 年 6 月買下交通社交平台 Waze,並拼入了地圖服務,成為 Google Maps 報告路況重要功能之一。微軟看中當地的資訊安全技術,先後收購 Aorato、Secure Islands 及 Hexadite。Intel 在今年 3 月更擲 150 億美元買下自動駕駛技術公司 Mobileye。

收購以外,上市亦是投資者的出路,美國是目前以色列創業公司的上市目的地。在過去 40 年,有 250 間科技公司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數量僅次於美國和中國。香港交易所看準以色列「新經濟」的潛力,今年接納以色列為海外司法地區,刊載以色列司法權區指引,簡化當地企業和創業公司在港上市的程序。不過,至今未有以國公司來港集資掛牌。

[row][double_paragraph]

獲維港投資入股、其後被 Google 收購的 Waze,是以色列近年著名的成功創業例子之一。
獲維港投資入股、其後被 Google 收購的 Waze,是以色列近年著名的成功創業例子之一。

[/double_paragraph][double_paragraph]

獲Intel高價收購的 Mobileye,其一技術為具備電腦視覺人工智能的 防護預警。
獲 Intel 高價收購的 Mobileye,其一技術為具備電腦視覺人工智能的防護預警。

[/double_paragraph] [/row]

港中投資升至四成

香港及中國跟以色列的經濟關係愈來愈緊密。以色列駐港總領事 Sagi Karni 表示,以國去年有四成的投資來自香港和中國,僅在數年內從零投資變成領先全球,比例增長相當快速。「除了李氏的風險投資,還有收購和開設研發中心。」

不單華為、聯想和小米,上汽、吉利等大陸車廠也在以國設研發中心,發展電動車和智能汽車技術。Karni 指出,今年是以中建交 25 年,兩國已建立貿易平台,促進投資活動。包括連續四年辦中以創新投資峰會,向中國投資者介紹逾百間以色列創業公司。「香港愈來愈多傳統投資者對創新科技感興趣,尤其富豪家族的後代,漸漸從房地產轉到投資創新科技。以國的創業公司有獨特的創新元素,較具吸引力。」

全民當兵孕育創業

獨特的創新元素是甚麼?Karni 稱,國家身處的環境和天然資源匱乏,迫使創業者啟發創意,以生存為目的解決生活問題。以色列被阿拉伯「宿敵」包圍,除了沿岸地區,大多是內陸沙漠地帶,因嚴峻的外在生存環境,令國民不斷研發國防科技。Karni 指出,以色列採取全民當兵政策,男士三年、女士兩年,高中畢業後經一連串甄選分配到不同軍事單位服役。「行軍的知識讓國民對國防、資訊保安等技術有一定了解,成為日後當上創業者的基礎。」

其中的 8200 部隊更是軍隊中的精英,培訓頂尖人才專門跟黑客打攻防戰。因而衍生出多間著名資訊保安公司,如 Check Point 創辦人 Gil Shwed、Palo Alto Networks 創辦人 Nir Zuk 等也曾在 8200 部隊服役。

有些創業技術從軍用科技而來,如膠囊內窺鏡 PillCam 便是由 Gabi Iddan 和 Gavriel Meron 在軍隊研發飛彈技術時的啟發,他們多年後將技術轉化,成立 Given Imaging 公司,將產品推向醫療市場。「以國缺乏水資源,迫使發展相關技術。如今海水化淡、食水淨化、智能水錶等技術已領先全球。」

以色列受環境迫使,推行全民當兵政策,反而培養出創新精神。
以色列受環境迫使,推行全民當兵政策,反而培養出創新精神。

敢於挑戰權威

Karni 續指,民族不服權威亦是敢於創新的原因。以色列家庭從小教育不畏懼強權、具批判式思考,只要有理據便直接提出,即使對象是父母、上司,以至軍隊的上級一樣可以挑戰,不會覺得不好意思或羞於表達自我。其次,不怕失敗,不必理會過程的失敗與否,最後都能成功,這就是當地人的特色。這種性格驅使國民不斷自我顛覆,創業精神成了整個社會的共識。

猶太人擅長做生意的特徵亦有助創業公司的成長。Karni 稱,特別適合設計快速推出市場的產品,無論是開發產品或重新包裝,推出後按市場需要再調整,都是普遍國民的專長。「反覆計算市場,閉關數月再三調整產品才推出,就不是猶太人的性格。」

政府承擔風險

其實,以國政府早在 90 年代積極推動創業,當時還未有創業(Startups)、創業者(Entrepreneur)等名詞,政府已在創新生態中通過創業加速和配對資金,支持創業公司初期成長。以色列國家科技孵化器亦在 1991 年推出,創業公司首兩年開支預算有 85% 資金來自國家保證金,餘下 15% 從私人投資者而來。若項目失敗,政府承擔最大風險。

發展超過 20 年,政府早已退場,由私人機構接手。目前當地總共有 25 間孵化器、70 間加速器、16 間技術轉移中心。Karni 補充,全國有超過 300 個研發中心,大部分由跨國科技公司開設。除了中國企業,微軟、Google、Facebook、SAP 等也有在當地設研發中心。

港以研發合作計畫

對於港人到以國創業和投資的途徑,雖然目前未有專為創業者或投資者而設的簽證計畫,不過 Karni 表示,港人持護照到當地有 3 個月免簽證入境,大可把握機會探索市場。

他又提到,以色列跟特區政府在 2015 年推出「香港與以色列研發合作計畫」,讓香港及以色列的公司,可向所屬政府就合作的研發項目申請資助。特區政府出資最多 1,000 萬港元資助,而以國政府則以項目成本的五成作上限,冀助兩地的研發產品推向全球。然而,計畫推出兩年至今未有公司獲批款項。Karni 稱,落實項目的驗證工作不容易,要花點時間及功夫,期望儘快促成兩地的合作。

值得香港借鏡

在香港當了四年總領事的 Karni,任期至今月底屆滿返國。香港現在才推動科研創新,他認為,特區政府可參考以色列的模式,初期應向創業公司給予更多支持,代他們承擔風險,好讓創業者有更大空間和資源。即使創新項目失敗,創業者可從中汲取經驗,作為下次創業的本錢,政府的投資仍是物有所值。事實上,由公營機構開始投資,吸引私人機構一同參與,方可推動整體創業生態。只要培育出成功例子,就有吸引力,然後政府逐步退場,正如今日以色列的創新機構已由跨國企業和私人投資者主導。

Scroll to Top